首页 > AG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AG真人视讯官网_AG亚游官网|小麦播种后高枕无忧了吗,时刻关注小麦冬前旺苗

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1:36    次浏览

农业谚语:“白露早,寒露迟,秋分种麦正当时”。如今随着时代变迁,全球气温不断上升,农时季节也发生了变红,现在播种下面的最佳时间正是当下(寒露时节阳历10月5日-15日)。冬小麦播种后往往冬前出现旺苗,对越冬不利,容易遭受冻害,因此要及早预防。 怎么判断是否冬前旺苗?它的标准是什么?小麦旺长可以从个体形态、群体状况与生育指标上判断。一是个体形态:麦苗叶片长而大,叶鞘长而薄,假茎长而扁,叶片披散、大而薄,第三至第五叶的长度超过15厘米,植株很高;二是群体状况:远看郁郁葱葱,麦田封垄,不见行间。三是生育指标:越冬期麦苗主茎7叶(6叶1心)以上,分蘖节膨大不明显,群体总茎蘖数每亩80万个以上的麦田可视为旺长麦田。 旺苗对小麦春季生产有什么危害?一是可能发生春季冻害。旺苗小麦生长发育进程较壮苗快,如果早春气温较高,旺苗小麦会比壮苗小麦提前拔节,拔节的小麦其抗寒性显著降低,如果发生“倒春寒”气候,气温降到0℃一下,已经拔节的小麦单茎的生长点会冻死,这个单茎也就死了。 二是可能导致小麦生育后期倒伏减产。因为旺苗小麦群体大,拔节以后,群体郁蔽,群体内光照不足,小麦中部叶片光合能力降低,光合产物积累少,茎杆软弱,小麦籽粒灌浆后,穗重增加,发生倒伏,倒伏一般减产30%左右。 三是旺苗小麦可能由旺转弱,发生早衰。农谚说“麦无二旺”,是指小麦前期生长过旺,如不及时控制,后期就会早衰,叶片光合速率降低,根系过早死亡,降低粒重,显著减产。四是旺苗消耗土壤肥力较大。五是病虫害发生严重。早播麦田出苗后金针虫、蝼蛄等地下害虫为害严重,死苗较多,易造成缺苗断垄;旺苗本身素质差,抗病菌能力下降,在适宜条件下(如光照不足、春季多雨)极易暴发白粉病、根腐病等。小麦冬前旺苗的原因有哪些呢?1. 品种春性强,生长发育快,易形成过旺苗。2. 播种过早造成冬前积温过高,小麦冬前形成壮苗需要大于0℃的积温:冬性品种为530~650℃,半冬性品种为520~560℃。播期过早人为造成冬前积温过高,是冬小麦冬前旺长的重要原因。 3. 播种量过大造成冬前群体过大。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是单位面积穗数、穗粒数、千粒重的乘积,单位面积穗数主要反映群体的大小,穗粒数和千粒重主要反映个体的发育状况。在一定范围内,单位面积穗数过大,则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,不能高产。受晚播小麦加大播种量以及一些分蘖力弱品种的影响,农民盲目加大播种量较普遍。由于冬前气温持续偏高,容易造成部分高肥水地块叶蘖生长旺盛,分蘖多,群体过大,通风透光不良,根系发育差,茎节生长过长而形成旺苗,为冬后倒伏埋下隐患。 4. 基施氮用量过多。在冬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中,氮肥一般分为两次施用,第一次为基肥,第二次为春季追肥。而部分农民仍采用传统施肥习惯,有的仅一次性基施,不再追肥;有的基肥占到70%~80%,追肥仅占20%~30%,追肥时间在返青期至起身期进行。上述施肥比例和追施时间,使氮素肥料主要在冬小麦生育前期发挥作用,在高产麦田中会造成冬小麦生育前期群体过大,无效分蘖增多。 5. 秋冬暖冬气候因素。11~12月份气温持续偏高、气候偏暖,播种的适时麦,冬前分蘖多,生长过旺形成了旺苗。此外,冬前大于0℃有效积温达到850℃以上,超出小麦所需冬前适宜积温,从而造成旺苗叶片超长超宽、主茎达7~8片叶。6. 水分充足。经常处于适宜水分的上限值附近。上述诸因素中的某几个因素同时出现时,更会加剧旺苗的形成。小麦冬前旺苗应该如何进行科学防治呢?1.良种配套良法搞好播种。在播种前应根据各地多年以来的气候特点选用冬性强的优良品种,采取适期晚播,尽量避免由于早播遭遇秋冬气候偏暖引起的冬前旺长。还要根据地力高低、品种分蘖力强弱、播期早晚科学确定播种量,搞好精量和半精量播种,减少种子浪费,降低冬前形成旺苗的概率。 2.旺长程度轻的可深锄断根。对于旺长不严重的麦田可采用深耕断根的方法控制其生长,时间在立冬前后选晴天的下午进行深中耕,深度达10厘米左右。通过深中耕可达到切断部分根系,削弱植株的吸收能力抑制地上部分生长的目的。3.严重旺长的要镇压。这是控制小麦旺长的有效措施,简单易行且效果好。可用石磙或铁制镇压器或油桶装适量水碾压,也可以人工踩踏。通过镇压损伤地上部叶蘖,抑制主茎和大分蘖生长,缩小分蘖差距,避免过多分蘖发生,达到控制旺长的目的。可视小麦长势,在冬前多次镇压,要求掌握“地湿不压地干压,阴天不压晴天压,早晨不压中午压”的原则。 4.化学控旺。对旺长严重的麦田可在越冬期和春季拔节前化控。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是20%壮丰安乳油,每亩用量30~40毫克,对水30~40升进行叶面喷洒。需特别注意掌握好喷药时期,过早过晚都不利,同时要注意合理用量和喷洒均匀,防止产生药害。在10月中旬,喷洒多效唑溶液,对抑制叶片过长生长,有良好的效果,喷洒浓度为100~200毫克/升,即每亩用15%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~40克,对水10~15升,对叶面喷洒。 5.科学施肥。为预防旺长应转变一次性施基肥不再追肥的传统做法,改为返青期补施追肥的做法。要科学合理施肥,协调好氮磷钾肥比例,不过量偏施氮肥,提倡施用测土配方肥料,减少施肥的盲目性而使肥料浪费。6.适时冬灌。冬灌可形成良好的土壤水分环境,提高土壤的热容量,减轻冬季寒、旱造成的死苗,有利于保苗安全越冬,还能减轻早春寒、旱和温度剧烈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。对于旺长麦苗,适时冬灌是防御冬春死苗的重要措施。冬灌时间应掌握在夜冻昼消时进行,土壤上冻前结束。 7.早春锄划。在早春锄划上,旺长麦田与晚播麦田不同。晚播麦田通过早春锄划,增温提墒,促进小麦生长,锄划宜浅。旺长麦田通过早春锄划,切断大根须根,抑制小麦生长,锄划宜深,一般锄划深度要达到4 ~ 5厘米。 8.适当推迟春季第一次肥水。春季小麦返青至起身阶段浇水追肥,会促进春季分蘖,增大群体。旺长麦田,冬前分蘖已能满足小麦分蘖成穗的需要,不需要春季分蘖来补充,在水肥运作上,应控水控肥,抑制春季分蘖的生长,当小麦进入拔节期后,再进行浇水追肥,促进大蘖成穗,提高分蘖成穗率。9.及时防治病虫害。旺长麦田易发生病虫害,对蝼蛄、蛴螬、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地块或地段,应用50%辛硫磷乳油300倍液灌根,以杀死越冬幼虫,控制虫害。冬小麦返青后,应根据预测预报及时施药防治冬小麦蚜虫、红蜘蛛和纹枯病、锈病等病虫害。此外,要严禁牲畜啃青,因为牲畜啃青会将很多麦苗连根拔起,使很多麦苗的分蘖节外露,冬季来临时将使这些麦苗受冻死亡。 农资问题天天有,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农资十万个为什么